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铁肩柔情 > 四十一 军营的夜晚

四十一 军营的夜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实,宁城这样规模的小城,应该远没有达到军队派驻军的规格,周边同样的小城、甚至那个后世管辖何晓军他们海山的地级市那个比宁城大多了的城市,都没有驻军的待遇。

宁城之所以有这样的待遇,主要是因为华侨。

宁城的华侨出现过不少大人物,曾经在孙中山身边做过书记官的李公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李公的原因,孙中山对海山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海山的华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也是由于李公的原因,海山的华侨对孙中山的革命无偿捐助了大量的款项、物资。

再加上海山这样一个小小的偏僻地方,竟能只靠当地民众的力量,就能筹建了全国第一条的民办铁路,这事,也成了当时华侨界最成功的筹款。

由陶然居所在的城北到城南的军营,刚好是县城南北的两处极端,路程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有两公里左右。

何晓军与刘班长他们几人,都是孔武有力之人,这点路程当然就不在他们眼里,只用了十分钟左右,他们已经出现在军营里。

军营,建在县城南边离民居有一段距离的一片荒地上,靠近县城南边那条天然的“护城河”。

宁城,是一个两面环水、一面环山的小城。

宁城环水的两面是南面和西面,这两面的城边,给一条宽阔湍急的河流环绕。这条叫通济河的大河,成了从这两面进入宁城的一道天然护城屏障,就似不少古城的护城河。

孙中山见到了海山的华侨潜力竟是如此的大之后,对海山另眼相看之余,为了团结这股潜在的力量,也为了保护这个方圆百里之内最兴旺的小城,就开始派兵驻守海山,保护这一带的安宁,也保护华侨的利益。

孙中山之后的历届政权,海山都有不少的人物辅佐,而且,随着华侨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些历届的当权者,也看到了这股潜在的力量,就沿续了孙中山的做法,对海山这个地方另眼相看。

要从宁城的南、西面进城,必须过两条都是三块石板宽的、跨越通济河的土桥。

宁城环山的一面是北面。宁城的北面有一系列望不到尽头的、连绵的小山包,在小山包与城里之间,则是一列连在一起的水塘。

宁城的东面,是县城唯一的平原地带,只在入城口处有一座小山包。

城东的小山包,是县城唯一的制高点。这座小山包所处的位置相当微妙,如果放在守城上,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妙。

像宁城这样的地理特征,会点军事的人都能看出它容易防守,所以,杨排长他们这班驻军,在防守宁城的事中,并不需花费多少的工夫,只是在城里的一些与外面连通的地方,设个关口,再派几个哨兵就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