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天骄(科举) > 寒门天骄(科举) 第35节

寒门天骄(科举) 第35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是倒霉碰上了大兴土木的昏君,那老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役夫不知何几,死在路上的也不计其数。

帝王们喜欢造奇观,彰显天子气魄,却不知那奇观之下,尽是累累白骨。

好在如今的正宁帝不是位爱兴土木的帝王,百姓们年年服徭役,大多是挖渠造堤之事,有利农桑。一年又一年,农户们得了便利,不仅没有怨言,反而对朝廷感恩戴德,言必称万岁圣明。

实在是被前朝皇帝的一系列骚操作给搞怕了。

前朝那位末帝在位时,征发民夫为他建雄壮的行宫,还要抓壮丁去从军,为他北征。窒息的是,打赢后,对方递了降书,猛拍他马屁,夸他文治武功,德盖尧舜。这货高兴之下,竟然把对方的领土全部还回去不说,还大力赏赐了对方,赏赐中除了金银财宝之外,竟还有兵械甲胄。

有时候人多,来交税的百姓们的队伍,从衙门户房一直排到城门口。人太多,胥吏们忙不过来,心情自然也不大好,没少训斥人。

搁后世,胥吏们这种态度,定然要被人投诉到写检讨甚至丢工作。而现在,农户们莫名挨了训斥,也不敢露出任何不满,还得低头哈腰对着胥吏们赔笑脸,希望他们能顺顺利利地将自己的税额填好。

尹县令和刘师爷讨论后,给南川县治下的几个镇都去了消息,让他们按照县衙给他们的排号,到了那天再带着人过来。

萧景曜这才知道,现在的税,都是交实物。种田的交粮食,织布的交布匹,种果树和养鸡鸭的,便折成银钱交税,不过这两类风险较大,比如养鸡鸭,一个瘟病,所有鸡鸭全部泡汤,百姓们都不爱养。

除此之外,家家户户还要交丁银,商人要交商税,现在商税还比较规范,相比起农民的二十税一,商人们的商税达到了十税一,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有钱的多交税,没钱的少交税。

这种资敌操作,谁看了不挠头。

对内征民夫建行宫,对外抓壮丁开战,百姓们哪里还有足够的人手去种地?偏生收税的官员可不管这个,帝王要享受,国库银钱不够,他们甚至把税收到了十年后。

自此民怨沸腾,各地都有义士揭竿而起。前朝亡得属实不冤。

萧景曜想到前朝那位末帝,就忍不住想呸上一口。

尹县令见他对前朝的一些旧事感兴趣,挑了桩有关收税的事情说与萧景曜听,“前朝昏君当道,朝中也皆是衣冠禽兽。上行下效,官吏们满心贪婪,只想着怎么盘剥百姓。有些地方,只一个小小的收税的小吏,都能有阴损的在老百姓身上榨油的方法。”

萧景曜还惊奇地发现,原来大齐还有房产税和契税,官府会印发“户帖”,百姓的房地田舍都要进行估值纳税,衙役们丈量估值过后,百姓们要从衙役们手中领取“户帖”,贴在门上,便于稽查。

契税更是简单,萧元青为萧景曜置办的那间宅子就交了契税,税额较为稳定,大约在百分之四左右。

萧景曜忍不住感慨,房产土地果然是华夏百姓们的命脉,就算再过上千年,房地产照样是纳税大头。

除了实物税之外,老百姓还有徭役这座大山压在头上。官府要建东西,挖水渠等事情,都能调百姓们去服徭役,年年都有。有时候建城墙,有时候筑堤坝,全都是重活,还没有工钱。

委实辛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