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后起居注 > 皇后起居注 第93节

皇后起居注 第93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一, 便是她筹划已久的义卖。

数日后, 一座位于繁华街道上的二进小宅子被改为了三个并排的轩阔铺面。一个铺面声称专卖宫中陈藏的绫罗绸缎;一个铺面声称专卖宫人做的小物件, 如花样繁多的络子, 绣的香囊、帕子等;最后一个铺面声称专卖宫中陈藏的香料。

百姓们挤挤攘攘地围在这三个新铺面边, 好奇地看着店家在鞭炮声中挂上了匾额。绫罗绸缎铺名为“陈锦堂”;小物件铺名为“巧物堂”;香料铺名为“余香堂”。名字瞧着很是寻常,可三块匾额上都有“御制”字样,那便极不寻常了。

且看那陈锦堂里头铺开的绫罗绸缎, 每一样上头都放着小木牌——如,库存十年,市价五成,五十两一匹;又如,库存三年,市价八成, 一百两一匹;再如,库存两年,市价九成, 六百两一匹等。

这价钱确实贵得惊人,要知道便宜的松江布顶天了不过两钱银而已,而这些绫罗绸缎最便宜的一匹就够买几百匹松江布了。但有眼睛的人也都能看得出来,这些绫罗绸缎确实都是极上等的,上头的绣花样样精致,柔滑得仿佛水滴上去都能滑下来。而且,即使都是至少库存了两三年左右的陈年料子,保管得好的却也几乎是十成新。就算库存了十年以上,也足足有七八成新。

满载着粮食与银两的船只沿运河而下,日夜兼程,数日后到达了杭州。因早已八百里加急送了皇帝陛下的旨意,当地官员已经有所准备。仅仅耗费了几日,就将银两都换成了相应的粮食,同样没有任何人敢闹出什么事来。要知道,锦衣卫可不是什么善茬,随侍皇帝陛下的内官也绝不能得罪。

比预计的二十万石更多的粮食转道长江,驶往湖广。按灾情轻重以及行路便利,他们将主要赈济四川与湖广两地。陕西、贵州两地灾情稍轻,主要由官府赈济,他们将会悄悄地进入灾区查看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  _(:3∠)_

五月一号那几天忙

所以这几天本来打算存稿的

再看那巧物堂里的络子、香囊、帕子以及发带、绸花等物,每一件都精致得令人惊叹。络子从简洁到繁复,有装坠子的,有头发上的配饰,也有腰上垂下来的长绦,风格很是多变。香囊与帕子的花纹有简单的,也有常见的,但只从绣工来说便比寻常绣坊更高一筹,更不用提用的料子也是极好的,配色亦是各有千秋了。

每种类型的物件都放在铺中的不同区域,而后又按照价格作了细分。虽看着像是不便宜,可到底都是小东西,不过是比寻常店铺里贵上五成左右罢了。便是普通百姓咬一咬牙也未必不能买。

而“余香堂”便更不一般了,整个铺子里都浮着幽幽的香气。宛如医药堂一般,三面都立着高高的橱柜,上头贴着香料的名字。关键在于,这余香堂卖的大都不是单品香,而是合香,且都是难得一见的香方制成,香味独特。

不同用料、不同功效的合香自然价格不同。合香可保存得很长久,即使这是陈藏的香料,也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有些合香反倒会随着年份越高,香味越发浓郁,价格自然也越发昂贵。据说,有些香还有养神、静心或者养生之效。效果越好,价钱当然也越不一般。

可是……拖延症又犯了

otz

第196章 义卖铺面

二十多万石粮食, 究竟能救多少条无辜的生命?

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并未估量, 也不打算估量。只要能多救一条灾民的性命, 于他们而言便是一场胜利。不过,灾荒尚未度过,这种时候就安下心来,未免太早了些。皇后娘娘觉得, 这并不是结束,还需要渐次完成后续的计划。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