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位面商人在明末 > 137党争误国

137党争误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十月初五,毛文龙复命张盘收复复州和永宁。当时,后金复州驻军横行无忌,四处掳掠百姓。张盘利用辽民对后金军的痛恨,乘夜袭城,大破之。后金不甘心失败,调集了更多的军队反击,张盘于城中设伏,再次大败后金军,“斩获无数”,后金军“器械、铳炮俱掷弃而奔。”

此后虽然因为朝臣瞎指挥,逼迫张盘出城修运河,导致张盘壮烈牺牲,导致旅顺暹罗,但是后来又被毛文龙部收付,辽南地区一直在东江军的控制之下,到毛文龙死后才重新沦陷。孟森、阎崇年等明清史专家津津乐道的“毛文龙十二大罪”之首“开镇八年,不复寸土”是与事实明显不符的。

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毛文龙布置在后金统治区的细作飞报,努尔哈赤准备西征攻打山海关一线。为了牵制后金,毛文龙亲统三万大军,直捣后金故都赫图阿拉,以攻其必救。后金在赫图阿拉以南的崇山峻岭之中,设有董骨寨、牛毛寨、阎王寨三座要塞,深沟高垒,易守难攻,是其起家时的根本。九月十三日,毛文龙率部攻克董骨寨,激战至十六日,占领牛毛寨、阎王寨,将后金守敌全部消灭。十七日,后金军反攻,想夺回三寨,毛文龙设伏以待,将后金军包了饺子,大获全胜。努尔哈赤闻得后方生变,不得不放弃西征打算,率四万大军来救。

虑到努尔哈赤军队的正面力量远在东江军之上,而牵制努尔哈赤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毛文龙灵活的撤出战斗,努尔哈赤出动大军,抓不到东江军的主力,只能白白耗费粮饷,而不出动大军,又容易被东江军用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诸多战略要点,防守还是不防守,让努尔哈赤陷入两难之中。

作者的话:首先声明入v之后绝对不贴资料了,所以只能在公众版贴。

贴资料是迫不得已,毕竟经过满清的篡改史书,以及后世的党争,很多明末的历史书自身问题就不小.而网络上的网络史学家们,又往往立场过于鲜明,不是东林党祸国殃民,就是阉党一无是处,或者说给人发东林党,阉党之类的标签——我个人的意见是,在明末那个年代几千万汉人被几万建州女真【大部分女真部落还是忠于明朝的】征服的时代,错的肯定不是几个人,或者一群人,只怕是整个国家的体制,文化,都出了相当大问题!而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我觉得也要客观看待,魏忠贤呕心沥血挽救国家财政,要肯定,但是他党争误国也要承认。而对于东林党人,也要客观看待,搞政治的么?哪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呢?实在有意见的,大家就当是我在学习明朝那些事一样,说的白话历史吧,虽然论起销量人家是大神,咱是扑街,不过看一看历史的另一种解读也是不错的,对吧?

朝鲜、后金大军合围毛文龙部于林畔,毛文龙率部进行了激烈抵抗,“一日七战,杀伤相当”,后金未能逞志而退兵。明将丁文礼、吕世举等牺牲,但一百九十七名追随毛文龙深入敌后的勇士,如尚学礼、王辅、张盘、尤景和、王承鸾、陈忠、时可达等,很多在恶战后幸存,并成为毛文龙开镇东江的核心力量。

满清史籍吹嘘说是毛文龙仅以身免,纯粹是满清一贯的撒谎和贴金而已.

林畔之战后,毛文龙以皮岛、铁山及宽叆山区为根据地,招募难民,以老弱者屯种,精壮者为兵,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一支海外劲旅。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龙为平辽将军总兵官,挂征虏前将军印,开镇东江。天启三年二月,加都督佥事衔,赐尚方剑。天启四年(1624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遣使东江议和[非诱降,是互不侵犯协议],毛文龙将来人绑送京师,天启对毛文龙的忠心非常高兴,又升毛文龙为左都督。

“牛毛寨大捷”之后不久,毛文龙又再次重创后金军,取得了“乌鸡关大捷”。

两次大捷,明军“先后共斩首级七百二十六颗,生擒活夷十四名,夷妇五名……俱有札付符验,一并验确。”按明朝以首级为实功,实际歼敌数往往远多于斩首.袁崇焕成名之作中,著名的“宁远之战”明军仅仅“上首俘至二百六十有九”,“宁锦大捷”更是“斩获无几”、“止有丁自雄于马上斩一级”,而毛文龙此二次大捷,数倍过之,尤为难得。

当时的辽东督师,东林党人孙承宗在“牛毛寨大捷”之后,欣喜异常,上奏称赞说:“臣接平辽总兵毛文龙呈解屡获首虏,随行关外道袁崇焕逐一查验三次,首级三百七十一颗,俱系真正壮夷,当阵生擒虏贼四名,俱系真正鞑虏。”

登莱巡抚袁可立也上奏说:“毛文龙统兵深入阎王寨,与奴贼大战,斩级三百七十一颗,生擒真夷四名,请发赏功银两。”明熹宗下旨嘉奖:“毛文龙并各将吏功次,着即行勘叙。”

东江镇建立后,毛文龙一面招抚因战火而流离失所的辽东百姓,前后接济安置数十万辽民以及亲明的女真部族,蒙古部族。一面遣将四出,不断用游击战术,几人一组深入后金腹地,用各种方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逐渐成为后金大患。

对于东江镇的作用,王在晋在辽东经略任上说的清清楚楚,毛文龙一日在,就能让努尔哈赤不敢长距离作战,,而努尔哈赤为了军事需要,强行维持了几万人的军队,如果不能掠夺蒙古和明朝来壮大自己,只能是最后财政破产,战场

上百战百胜也不能改变这一命运,东林名臣陈良训也认为:“今日所恃海外长城者,非毛文龙者乎?”

天启三年(1623年)夏季,在探知努尔哈赤有攻明意图,毛文龙遣军四出攻打后金:命朱家龙从千家庄进军,命王辅从凤凰城进军,命易承惠从满浦进军,自统八千马步精锐,从镇江、汤站一路进击,予以策应。同时联络后金统治区内忠于明朝的汉族和女真义民,打击努尔哈赤的铁杆拥护者,再加上努尔哈赤的高压政策,狼烟四起,不得不放弃南征企图。

东江镇夏季军事活动的高峰,则是东江军都司张盘对金州、旅顺的收复。六月十六日,张盘奉命从麻洋岛登岸,接受流亡辽民,先后接济“男妇老幼共计四千名”,这些努尔哈赤虎口余生的百姓,以青壮年居多,苦大仇深,纷纷要求参军攻打后金。张盘见民心可用,遂将这些壮丁编成队伍,共计有三十五队。七月初二日,张盘率领兵民合编的队伍,攻打金州,一举而下,并缴获后金军火器“大小炮铳一千零十四位,硝磺连药五百六十斤,大小铅炮子七千三百零二个。”随后,又乘胜收复了辽东半岛南端的要塞旅顺,以及望海堡和红嘴堡,使得辽南方圆百里土地,重归于明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