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不逝阴魂 > 十四、潘家园

十四、潘家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师傅,听说您这收袁大头是吗?”

虎子懒洋洋的撩了撩眼皮,看见一个贼眉鼠眼的小子正恭恭敬敬地站在面前弯着腰跟他说话,还带着河北的口音。

虎子眼睛都没往大了睁,打了个呵欠:“嗯。找我有事啊!”

这小子一听找对人了,马上从裤兜里掏出个包着东西的手绢:“我这儿有几块袁大头,麻烦您给看一看。”

要说在潘家园儿里面最练的就是眼力,无论是看人还是看物。虎子一打眼就知道这小子手里的东西可不是好来的:“嗯,你有几个呀?”

潘老板微微一笑:“现在有这么个机会。这袁大头民间有玩家,咱们国家也开始收购,给的价码还不低。好的六七块一个,最次的也出三块五。可收袁大头的地方不多,只有咱们bei jing有。而且人家还定下了规矩:要想向国家卖袁大头得拿着bei jing的户口本。你是黑户或者是外地人跟本不成。好多手里有货的主儿,没办法只能低价的卖给bei jing本地人。至于价格……一块、一块五、两块的都有。还有手黑的,看到对方的东西来路不明就给直接压到五六毛钱,然后挣中间的差价。您听明白了吗?”

虎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似乎听出了其中的门道。

潘老板清清嗓子,喝了口茶水继续往下说:“要说这买卖来钱不算快,可家雀腿上还有三钱肉,做买卖嘛,讲究个细水长流。您要是不怕跌份儿就在我这小店门口练个摊。别的甭干,专收袁大头。只要你收上来了,我不管你是多少钱收的?送到潘哥这就给你两块五,我赚一块钱差价。您看这买卖您是干不干得过儿?”

虎子一合计这还真是个巧买卖,本钱不多还能混在潘家园儿长能耐。关键销路不成问题,确实不干可惜。可他多多少少还有点心虚,怯生生地问:“潘哥你说这个买卖我听着倒是不错,可是您觉得我成吗?”

潘老板爽快的一笑:“我说句话您还甭不乐意听,都说jian老西子滑老坦儿,最jingjing不过关东杆儿。你们东北人虽然看起来憨厚老实仗义,其实心里边儿的小算盘门儿清着呢。而且要是潘哥我没看错的话,兄弟也是个有文化的人吧。我敢在这儿拍胸脯打保票,如果你认干,我看没问题。”

对方把手绢儿打开:“有三个。您给看看怎么收?”

虎子一扫停看出来这三块袁大头是最值钱的中华民国三年所出,论卖相也是极品货。可他没动声se,反yu擒故纵:“还行,你给个价吧!”

这小子有点为难:“师傅,不瞒你说我真不知道这个东西的行情。我打听一圈,都说您这专收这个,童叟无欺。您就看着给吧!”

虎子给划了个低价:“一块五一个,我全收了。”

这小子听了有点为难,但还有点不舍:“这也太低了吧,要不您再给长点?”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何况又不是什么杀人越货的**勾当,不就是当个倒爷嘛?虎子一拍大腿:“就听你的,大哥!我干!”

就这样,虎子揣着钱在bei jing玩了几天后,来到了这家古董店门口撂起了地摊。

我一直在强调,虎子脑子聪明本质也不坏。虽然成了盲流,但也不成天想着算计害人。再加上他有文化,特别是聊起古代典籍更是侃侃而谈——那是他父母还在世时给他打下的根基。而他自己身上还有一个特质,就是痞。这男人身上带点痞劲,平时好说个什么旮杂子琉璃球的笑话挺招人稀罕的。再加上天生的幽默感和地道的东北腔,几个月时间下来到也在潘家园混的如鱼得水。一月挣个三头五百的,比我姥爷的厂长工资还要高个几翻。

每天有钱进账了,这小ri子过的就惬意。虎子每天睡到ri上三竿自然醒,再出去摆摊。天黑之后,要么就是跟潘家园认识的哥们儿们出去喝喝酒吹吹牛,要么就是看个电影跳跳舞,逍遥自在。

直到马上入冬的一天下午两点多钟,虎子裹着个军大衣坐在古董店的门斗里背风打盹,突然被一个人的说话声给叫醒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