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不逝阴魂 > 十四、潘家园

十四、潘家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店老板也挺豪爽:“兄弟,我姓潘,和这潘家园是一个潘。要是您瞧得起哥们儿,以后到bei jing没地儿落脚就直接找潘哥来。别的不敢说,指定好吃好喝伺候着。要是有个马高蹬短您就张嘴,用人用钱尽管言语一声甭客气。干我们这行儿的,靠的就是一广结善缘!”

虎子赶紧把钱放到一边,客气地说:“潘哥,我还真有个事儿,想想跟您打听打听。”

潘老板毫不做作,把手一伸做了个请的手势:“只要我能帮得上忙,您就直说吧!”

虎子还挺不好意思,说:“不瞒你说,我呢是被工厂开除的,现在在家呆着也没个正经营生。我在这儿呆能有了七八天。觉得你们这真不赖。一天到晚没服没管的来钱还快。你给我看看我能不能用这钱当个本钱,也留在潘家园混?”

潘老板一听哈哈大笑,说:“我跟您直说了吧,您这五千块钱扔到古玩行里恐怕连个响都砸不出来,就别谈什么本钱了。再者,这一行水忒深,要是没个家世背景什么的压根玩不转!”

话说虎子连夜坐火车来到bei jing,也不知道他从哪个犄角旮旯打听出:要想卖古玩宝贝就得去潘家园。

八十年代末的bei jing潘家园不像现在能让四面八方如雷贯耳,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仅仅在圈里人当中才略有名气。

最早潘家园不叫潘家园,叫潘家窑,是个烧制琉璃瓦的窑厂,窑主姓潘。民国时期地下的窑土被采掘殆尽,窑场迁到房山,可这个地名却留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潘家窑附近建起了大片的居民区,人们觉得潘家窑的“窑”和ji院窑子容易产生歧义,听之不雅,遂改为潘家园。我在bei jing呆过六年,对改地名这个事情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bei jing能叫得惯“nai子房”“sao子营”这样的地名,却独独容忍不了一个潘家园呢——当然这只是笑谈,没有任何贬低之意。

真正的潘家园旧货交易市场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建成的。至于为什么叫“旧货”而不叫“文物”市场,其中深意便不言而喻。在旧货市场成立之前潘家园是有名的鬼市。每天夜半,买家卖家纷纷出摊。人手提着一只灯笼,打远一看如同星星鬼火一般。这里还有一个很神奇的传说: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的为了摆谱,非让手下的小太监们给她准备六十张狐狸皮。可势逢八国列强入侵,国力虚弱民不聊生,小太监们上哪儿去给老佛爷找六十张狐狸皮呀?没办法,找不到得掉脑袋,就只能打着灯笼去潘家窑鬼市碰运气,结果还真看到了一个卖家出售上等狐裘。小太监大喜,拿起狐狸皮就要给钱,就在这个功夫卖家微微一笑转身化作一缕青烟飘散而去。摸着手中还带着热乎气的狐狸皮,小太监这才明白那哪是什么卖家?分明是一位得道狐仙,解下自身皮毛只为救他一命。

虎子刚到潘家园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zheng fu对于古玩文物的交易虽然没有彻底开放,但也不像头几年那样风声鹤唳明令禁止。潘家园鬼市受到这个影响后不再拘泥于原有形式,而是在白天也有不少摆地摊的或开个小店面正常营业,气候虽然跟今天无法相比,但多少也成了点规模。

虎子有点失望:“那好大哥,谢谢你啊!我再找点儿别的事儿干。”说完收起钱转身就要离开。

可潘老板把他一拦说:“兄弟,不知道为什么,我看你就是亲近。要不这样,你要是信得过我我就给你画个道!您这本钱也用不了多少,就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干?”

虎子一听还有戏,但是还怕潘老板让他去做杀人越货放火盗墓之类的勾当,就有一点犹豫。

潘老板是多么jing明的一个人,察言观se看出来虎子的疑虑,忙解释说:“您别往歪了想,我给您指的这条是正道。您知道这袁大头吗?”

袁大头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发行的一套钱币,这套钱币在中国古钱币史上是发行最大、流通最广的银元。虎子当然听说过,他连忙点头回答:“知道知道。”

虎子在潘家园转了一个礼拜,怀里面这点东西硬没敢出手。别看他现在就是个盲流,可心眼并不少。小时候在父母的熏陶下也是念过大书的人,只因父母进了牛棚才荒废学业。他明白:古玩行自古水深,君子小人良莠不齐,贸然出手被人骗了还没地方说理去。所以他忍饥挨饿的守在这观察。

一周过后,虎子盯上了一个小店面。别看门脸不大,橱窗里摆的东西也破烂糟糟,可每到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就络绎不绝的往里进人。进去的人在里面呆个几十分钟,又小心翼翼神神秘秘地离开。虎子知道,做古玩的半年不开张开张活半年。要是哪家店天天都宾客盈门,那不用说,不管是财力还是人脉肯定都数一数二。而且古玩这行里的人素质相对较高,面对陌生的棒槌他们或许会想办法骗,但绝不会用下三滥的手法抢。到这家店里试试运气,大不了给的价格不合适就不出手。想到这里,虎子打定主意选到了一个上午没人的时候走进了这家古玩店。

老板当然是八面玲珑的人,热情地接待了虎子——我不太了解古玩行的规矩,也没亲眼见过文物交易的过程,所以讨价还价的场景就不在这里细说,以免说多漏出破绽让看官们耻笑——简单的讲,最后虎子对于交易的结果很满意,老板开了一个五千块钱的天价。试想一九八二年年bei jing首次推出商品房,只要两千大元人民币,就能买套两室一厅;而当时工厂里的普通职工平均工资不过六七十块,高等技工也就刚刚破百,五千块钱对谁来说无疑都是一笔巨款。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在八零年发行了百元大钞,可真正大范围流通却是在八八年以后,老板给的五千全是十块的大团结,想想得是多震撼人心的厚厚一打?

虎子看着钱乐得鼻涕泡都美出来了,老板不动声se的拍了拍虎子的肩膀,cao着一口标准的京片子说:“这位爷,您还满意吧!以后您要是还有好物件儿,也甭搁外边瞎走了,直接就往哥们儿这里送。说实在的,我都瞧您挨这溜溜儿转了好几天了,您今天要是再不进来,我都打算出去找您套瓷了。”

虎子挺不好意思,憨憨的笑道:“那个……我这不是怕被人骗了吗。我哪知道一出门就能碰见贵人,这首都人民是好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