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纹(出书版) > 天纹(出书版) 第18节

天纹(出书版) 第18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和老穆急忙跟过去,问她有什么发现。小唐轻轻抚摸塔柱,略作迟疑,才说:“这根塔柱好像有问题,我试一试吧。”

说着,小唐取出一根两寸长的刻针,轻轻顶在塔柱表面,右手两根指头搓了搓,针尖就慢慢刺了进去。大约刺入一寸左右,她肩膀突然一动,左手急速跟上,使劲掐住针尾,双脚蹬地,身子后仰,作势用力往外拔。

我和老穆不明所以,都好奇地看着她。就见小唐脸色煞白,神情慌乱,竟然扯着嗓子大喊:“快……快帮我拔……拔出来……”

老穆反应奇快,一个箭步冲到小唐身边,两手牢牢地扣住她的手。我来不及细想,随后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一握之下,我不禁倒吸了口冷气,虽然隔着他们四只手,却也能明显地感觉到,那根刺针正拼命向塔柱内部钻去,似乎里面有一股极强的吸力。

刺针光滑纤细,极其不易把握,尽管我们使出全力,但还是眼瞅着它无声无息地一点儿一点儿没入塔柱,只留下外面一个细小浑圆的洞眼。

我一下子就蒙了,左右瞧了瞧,不由咧咧嘴,脚下石板面积足有几百平方米,如果真是一针针刺刻而成,鬼晓得要刻到什么年月。我隐隐约约觉得,这种所谓的整刻,似乎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雕刻,与其这样繁琐费劲,还不如直接用斧凿来得方便麻利。

见我表现出质疑,小唐微微点头,淡淡地说:“没错,雕刻就是从刻形中分出去的。只不过后来因为觉得刺针不得施展,才使上了斧凿等铁器。不过他们都是低品,真正的高品,讲究的还是刺针的手艺。”

听她这么说,我和老穆大眼瞪小眼,半天谁也没说话。我心中的惊骇达到了极点,低头看着脚下巨大的石板,想到雕刻居然起源于文身术中的刻形品,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小唐也不理我们,取出一根刻针,在石板上轻轻刮磨,随着沙沙的响声,她自言自语地说:“这么大,绝不可能是一个人的手艺,老张家也做不到的。”

我有些好奇,忙问她什么老张家。小唐抿嘴一笑,“我说泥人张,你信不?”

我呆呆地望着那个洞眼,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亲眼所见,难道塔柱里藏有什么活物,生生将刻针给吞了。老穆弯下腰,用指头摸着那个洞眼,紧皱眉头,一言不发。小唐急得连连跺脚,不停地抱怨,“该死,该死,遇到对头了。”

小唐凝视着塔柱,叹了半天气,才慢慢告诉我们,文身师文身刻形,专门在人体或器物表面从事一种类似于破坏性的手艺,可以说是来者不拒,无坚不摧,但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却也有自己的对头克星,其中最难缠的就属生息木。

生息木独产于东北地区,极其稀少罕见,据说是梧桐树的一个变异树种,异常耐寒耐旱,长成后可高达十数丈,树干修长笔直,木质坚硬无比,尤其是具有再生恢复功能,一旦扎根土中,便不怕任何摧残,因此树龄长达千年。我们成语中常说的生生不息,最早便是源自这里。眼前这根塔柱,其实就是一棵活着的生息木,刚才经针刺之后,已触动内里木质,树身自动修复,硬是将刻针吸了进去。

听到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立刻打断她,“妹子,你说这棵树是活的,太……太那什么了吧。世上哪有这种植物?”

小唐叹了口气,说:“咱们试试就知道了。”说着,她掏出警用匕首,使劲刮磨着刺针消失的位置。细碎的粉末簌簌落下,很快就在地上积了一层。树身浅浅凹陷,黑黝黝的,针眼依旧清晰可见。

我怔了怔,一时没有理解。小唐嘻嘻一笑,没有解释,而是蹲下身子,将刺针插入地板缝,猫着腰慢慢走动起来。我和老穆对视一眼,立即跟在她身后。

刺针划拨石板缝,发出细微的吱吱声,在空寂的塔层内回响,好像幽谷中传来的鸟叫,经久不息。看小唐的神态,显然是在静心倾听。地面被全部划了一遍后,她站直身子,用力揉着后腰,叹了口气,说:“不行,根本就没缝儿,石板厚得过了丈。”

老穆“哦”了一声,似有所悟,说来之前他查过关于古塔的典故,传说锦州古塔下面镇压着一条蛟龙,那些观音菩萨又手捧龙板,估计这整体巨石板下面必藏玄机,或许也和沈阳故宫类似,下面有一个地宫暗室之类的所在,否则不可能将地面做出这么复杂的伪装。

我的想法跟他大体相同,甚至想到,当年舅舅或许就是在无意中发现了这里的秘密,才引出后来一系列的古怪事件。可推测终归是推测,眼下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开启石板。我们仅仅三人,手头设备稀缺,除了撬棍和折叠铲,连个小型风钻都没有,况且石板厚重,估计非得用*才成,要下去又谈何容易。

小唐没有发表意见,只是举着手电向四下乱晃,好像在寻找什么。突然,她轻轻“咦”了一声,快步走到正中那根粗大的塔柱前,伸手拍了拍,咚咚咚,是一种空洞的响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