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 > 第9章 学经济学不累,用经济学颇爽(2)

第9章 学经济学不累,用经济学颇爽(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收入越多,缴税越多;收入越少,缴税越少。

累进税率的特点是税基越大,税率越高,税负呈累进趋势。在财政方面,它使税收收入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具有更大的弹性,为各国所采用。

为什么缺一个人包不好饺子

过春节吃顿年夜饺子,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事。大年三十,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话家常,欢歌笑语,其乐融融。但是今年,家明的姐姐出嫁了,在家过年的成员少了一个,连包饺子都变成了一件麻烦事。原来,四口之家自然形成分工:爸爸和面,家明拌馅,家明的姐姐擀皮,妈妈负责包。由于分工明确,他们家包饺子的效率非常高。往往是晚上一两个小时之内,包好三五天吃的饺子。然后收拾停当,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晚会。当新春的钟声敲响,大家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庆祝新年的到来。

为什么缺一个人就包不好饺子呢?原来,在简单的包饺子行为里,蕴涵着“分工协作”这一经济理论。这个理论是亚当·斯密的不朽思想结晶。

(1)全额累进税率简称全累税率,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量都按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税额。

采用全额累进税率进行征税,方法简单,易于计算。但在两个级距的临界部位会出现税负增加不合理的情况。例如,某甲月收入1000元,适用税率5%;某乙月收入1001元;适用税率10%。甲应纳税额为50元,乙应纳税额为100.1元。虽然,乙取得的收入只比甲多1元,而要比甲多纳税50元,税负极不合理。这个问题,要用超额累进税率来解决。

(2)超额累进税率简称超累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超累税率的“超”字,是指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

例如,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原来是1600元,从2008年3月份起是2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以上面所列举的小林的妈妈和爸爸为例,小林的妈妈应缴个人所得税=(3500-2000)×10%-25=125(元);小林的爸爸应缴个人所得税=(5000-2000)×15%-125=325(元)。在这里,小林的爸爸比妈妈收入高1500元,就要多交200元的个人所得税。

累进税率的特点是税基越大,税率越高,税负呈累进趋势。在财政方面,它使税收收入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具有更大的弹性;在经济方面,有利于自动地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保持经济的相对稳定,被人们称为“自动稳定器”;在贯彻社会政策方面,它使负担能力大者多负税,负担能力小者少负税,符合公平原则。累进税的这些优点,决定了其为多国所采用。

经济学家提醒你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