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传万里 > 第133章 子孙堂

第133章 子孙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次会面主要是在底下众官吏面前露个脸,所以赵彦又说了几句话之后便让众人都散了,堂上只留下了主簿、典史以及六房的书吏。

“钱芳,你主掌六房中的礼房,我县如今举业如何?”

礼房的书吏钱芳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他闻言想也不想便道:“禀县尊,我县如今只有秀才三名,举人一名,另县学年久失修,已不堪使用,县学教谕便是那名举人,其老迈不堪,已多次向前任田县令请辞,只是田县令考虑到其走后无人接替,故而一直未曾应允。”

对于地方官来说,教化百姓乃是头等大事,一个地方读书人的多少乃是衡量本地官员政绩的最重要因素。

“本官知道了,户房周德,你且说说本县有人丁多少,历年赋税如何。”

到了明朝,官不修衙这个规矩依然有,新宁县衙历经三百年风雨,期间只是粗略修缮了几次,所以外表看起来比城外的土地庙都要破败。

赵彦对此并不在意,他在堂上坐下后扫了一眼,堂下站着包括主簿曹方、典史顾袏车在内的十几名官吏,两侧则分别站着两排手持水火棍的衙役,想来这便是新宁县内所有的公务人员了。

“我等见过知县大老爷。”

包括主簿典史在内的官吏衙役们纷纷跪在地上拜见赵彦这位新任知县,这是规矩,谁也不能破例。

“都起来吧。本官年少德薄,为朝廷看重到此守牧一方,日后望诸位与本官同心同德将本县治理好,若有能力出众的,本官不吝将其向朝廷保举。”赵彦知道自己初来乍到,面相年轻没有官威,但有些话却还是要说的。

“谨遵知县大老爷教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人都有私心,县衙众官吏眼下看着都对自己很是恭敬,但这都是表象,若是自己触动了他们的利益,难保不会有想要以下克上的人跳出来,眼下自己初来乍到,不宜有什么动作,等以后对县里的大事小情有了了解再说不迟。

这些赵彦昨晚已经想的清楚明白,他看着主簿曹方道:“劳烦曹主簿将堂下诸位替本官介绍介绍吧。”

曹方闻言应下,随后一个一个的介绍道:“顾典史县尊已经认识了,这是下官属下的攒典方会,这是顾典史的攒典李阳,这是六房中礼房的书吏钱芳……”

曹方将堂上众官吏一一介绍一番,赵彦却也没有都记住,只捡着几个重要些的书吏记了下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