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 第21章 面对谈判,巧词让对方无力反击

第21章 面对谈判,巧词让对方无力反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们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述说这个需求点:

1.把痛苦说透

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发现,损失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同样数额的获利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的2.5倍。怪不得人们要在本应削减损失的时候却仍然苦苦坚持。

研究表明,如果购买的股票价格迅速上升,人们往往很快将其出手,锁定利润。然后,他们就可以向朋友吹嘘自己的判断力如何准确。然而,如果股票价格大跌,人们则趋向于继续持有股票,等待价格回升。结果,投资者卖出了应该继续持有的股票,而保留了应该出手的。

这就是人们害怕损失的心理在作怪。从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获取一项谈判经验,那就是将对方不达成协议的痛苦说透。

言语直击内心,令人自发认同

在这个商业社会的信息时代,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谈判。谈判,打的就是一场心理战。谈判中,临场反应很重要,我们要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得掌握奥妙的人性心理,并通过语言成功操纵对方的心理。如果我们能把话说到对方的需求点上,那么,对方便会自发认同我们。

一个年轻人在一家百货公司做业务员,第一天工作刚结束,总经理就开始检查新员工的业绩。每个人都完成了20~30单的生意,而这位年轻人只完成了一单的生意。总经理不满意地问他:“你卖了多少钱?”

“30万元。”年轻人回答说。

“你怎么卖那么多钱?”总经理吃惊地望着他。

比如,当我们走在沙漠的时候,如果水用完了,太阳非常的毒辣,你的嘴巴快要冒烟了,这个时候有人过来卖水,哪怕矿泉水是一千元一瓶,我们也会花钱买下,这个时候,那不仅仅是一瓶水,而且是救命的东西,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一千元一瓶。

再比如,谈判的内容通常牵连甚广,不是单纯的1项或2项。在有些大型的谈判中,最高纪录的议题多达70项。当谈判内容包含多项主题时,可能有某些项目已谈出结果,而某些项目却始终无法达成协议。这时候,你可以反面“鼓励”对方:“看,许多问题都已解决,现在就剩这些了。如果不一并解决的话,那不就太可惜了吗?”。这就是一种用来打开谈判僵局的说法,它看起来虽稀松平常,实则能发挥莫大的效用,所以值得作为谈判的利器广泛使用。

2.把快乐说够

比如,客户要购买一批产品,但总是在利益上不愿意让步。那么,我们应抛开利益点,把对方购买产品后的利益说透,让对方感觉物有所值。因为双方的利益是既定的,那么,我们就要做好分配工作。让对方在最少的利益点上获得最高的快乐情绪体验。这就好似一张饼,你得到的多我就得到的少,你少我更多;我们就是要让对方心甘情愿地让我们得到更多,此时,我们可以把对方注意力转到其他地方,让其乐不可支,从而为我们拿到更多的利益提供契机。

“是这样的,”年轻人说,“一位先生进来买东西,我给他一个小号的鱼钩,然后是中号的鱼钩,最后是大号的鱼线。我问他上哪儿钓鱼,他说在海边,我建议他买条船,所以我带他到卖船的专柜,卖给他一艘帆船,然后他说他的汽车可能拖不动这么大的船,于是我带他到汽车消费区,卖给他一辆丰田新款豪华型‘巡洋舰’。”

总经理听得目瞪口呆,几乎难以置信地问道:“一个顾客仅仅来买个鱼钩你就能卖给他这么多东西?”

“不是的,”年轻人说,“他是来给他妻子买卫生巾的,我就告诉他‘你的周末算是毁了,干吗不去钓鱼呢’?”

上面的这个案例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发生,但这却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把话说到对方的需求点上,让对方认同我们的观点,那么,将给我们带来的利益也是无法估量的。这一点,同样适用到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都有一个需求点,我们在谈判前,要先找出这个需求点,然后围绕这个需求点,把快乐说够,把痛苦说透,从两方面加以陈述,对方必会在心里接受我们的谈判建议。

心理点拔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