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 第15章 求人办事,三言两语达成所愿

第15章 求人办事,三言两语达成所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一个经营印刷业的老板,在经营了多年之后萌发了退休的念头。他原来从美国购进了一批印刷机器,经过几年使用后,扣除磨损费应该还有250万美元的价值。他在心中打定主意,在出售这批机器的时候,一定不能以低于250万美元的价格出让。有一个买主在谈判的时候,针对这台机器的各种问题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缺点和不足,这让印刷业的老板十分恼火。但是他在自己刚要发作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250万美元的底价,于是又冷静了下来,一言不发,看着那个人继续滔滔不绝。结果到了最后,那人再没有说话的力气,突然蹦出一句:“嘿,老兄,我看你这个机器我最多能够给你350万美元,再多的话我们可真是不要了。”于是,这个老板很幸运地比计划多卖了整整100万美元。

正所谓“静者心多妙,超然思不群”。一些习惯于滔滔不绝的人往往是最沉不住气的人,一旦遇到了冷静的对手,他就最容易失败,因为急躁的心情让他们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处境与位置,也不会静下心来思考有效的对策。而在上面这个案例中,那位啰唆不停的买主正好中了老板无意设下的“陷阱”,不等对方发言,就迫不及待地提出建议价格,等于自己拿空子让别人钻。

言不在多,少说话可以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经过思考之后,再找准说话时机,这样说出的话会更精彩。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应该少说话,特别是当一个比自己更有经验的人在场的时候,如果自己说得太多了,就无异于自曝其短,这样继续下去的结果将对自己很不利。

一家小公司与一家大公司进行了一次毛衣谈判,大公司的代表依仗自己的实力,滔滔不绝地向对方介绍情况,而小公司的代表则一言不发,埋头记录。大公司的代表讲完后,征求对方代表的意见。小公司的代表好像突然睡醒了一样,迷迷糊糊地回答说:“哦,讲完了?我们完全不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研究一下。”于是,第一轮会谈结束。

几星期后,谈判重新开始,小公司的代表声称自己的技术人员没有搞懂对方的讲解。结果大公司代表没有办法,只好再次给他们介绍了一遍。谁知,讲完后小公司代表的态度仍然不明朗,仍是要求道:“我们还是没有完全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再研究一下。”就这样,结束了第二次的会谈。

大学生黄东刚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某钢铁总公司工作,由于嫌厂里工资低,他进厂不久后就偷偷跑到南方打工去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回厂里准备取走档案,正好碰上才上任的女主管。黄东以为女主管要批评他几个月没上班的事,但出乎他的意料,女主管开口就说:“从国家大局讲,人才流动是大趋势,你走是对的。你们收入低,我也没有关心到你们,这是我的失职,不过,上次由于人事变动,空缺了许多职位,我就想好好栽培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如果你愿意继续留下来,估计不出两年,你就会坐上我的位置。”接着,女主管详细介绍了公司的薪资待遇,以及今后的发展,黄东听得热血沸腾。

主管不愧是一位优秀的领导,她的一席话,使这位原本要南飞的“孔雀”留了下来。当然,说服黄东继续留下的话语中,隐藏着一定的“利诱”,这成为黄东留下来最关键的因素。

心理点拔

1.以利诱之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通过言语“利诱”,表明自己的回报之心,毕竟利益比空口说教更有效果。也许,在你提出诉求的时候,对方会有所犹豫,在这关键时刻,你指出自己的诉求和他合作有利的地方,这样他自然会乐意为你效劳。

过了几天后,第三次会谈小公司的代表还是一言不发,在谈判桌上故伎重演。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告诉大公司,一旦有讨论结果立即通知对方。过了一段时间,大公司觉得这次合作已经没戏的时候,小公司的代表找上门来开始谈判,并且拿出了最后的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迫大公司,使对手措手不及。最后,达成了这一项明显有利于小公司的协议。

一家小小的公司居然能够打败大公司,在谈判中获得了成功,关键在于小公司懂得沉默,懂得掌握说话的时机。在说话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他们一直不说话,使对方摸不着头脑,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去研究对手的方案,给了大公司措手不及的一击。可见,说话看准时机比说话多更有效,它能起到滔滔不绝完全达不到的效果。

心理点拔

2.建立互惠互利的基础

在请求对方帮助之前,你应该清楚对方为什么会帮助你?你凭什么能让他来帮助你?毕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利益而生存的,那么你就可以利用这样一种方法:直接告诉对方在帮助你之后获得什么样的利益,利诱对方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惠互利,当对方意识到自己在付出之后还能有所获得的时候,他一定毫不犹豫地答应你的诉求。所以,在求人帮忙的时候,好口才的人要懂得“利诱”,适时表明自己的“酬谢”,满足对方心理。

话不在多,但要看准时机

那些会说话的人之所以会获得成功,并不在于他说了多少话,而在于他掌握了说话的时机。正所谓“言多必失”,成功者更注重把握说话的时机,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显得落落大方,说话的时候说得很充分,不该说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口齿伶俐,在各种场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是很多人所向往的场景,但如果自己在不适当的时机口无遮拦,说了错话,说漏了嘴,这也是难以弥补的过失。著名作家大仲马说过:“不管一个人说得多好,你要记住,当他说得太多的时候,终究会说出蠢话来。”我们每个人都应牢牢记住这句至理名言,要明白言不在多,但一定要把握说话的时机,这样才能深入地影响对方的心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