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 第11章 处变不惊,妙语应对他人不善

第11章 处变不惊,妙语应对他人不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心理点拔

以下三种方法只是作为参考:

1.转移话题

在交际场合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严肃的话题,交际的双方难以在这些事情上达成一致的意见,从而阻碍交谈的正常进行。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要刻意地去回避一下,将谈话转移到其他的话题上去,用一些轻松愉快的谈话内容来改变一下紧张的局面,转移双方的注意力。这样就能有意识地将意见分歧较大的话题淡化,让原来僵持的场面重新变得宽松愉悦起来,把给双方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范围之内。

2.给对方寻找台阶

玩笑间抹去尴尬,谈笑间打破窘局

在社交场合中,往往会遇到令人发窘的尴尬问题,在这种时候我们要学会处乱不惊,寻找从狼狈的境地中解脱的办法,将自己的思想调整到自由、活跃的状态,用机智的语言来为尴尬的各方打圆场,打破窘迫的局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社交场合中做到从容不迫,但是现实却和理想有着很大的距离。在具体的交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们措手不及的突发状况。这时候往往会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感到异常尴尬,下不了台。如果僵持在那里,只顾及自己不自在的话,别人也会和我们一样感到压抑,最终也会让气氛变得十分凝重,也会让原本可以顺利办成的事情僵持在那里。一个会说话的人能够巧妙地运用一句玩笑话抹去意外发生的尴尬,改变人们的处境和心情,营造出一份特有的气氛,让社交场合重新回到欢快和愉悦当中。

金亚楠和老板陪一位外商用餐。老板热情地请外商点菜,备受感动的外商在看了菜单之后,一时兴起,说了句中国话“tutousi”,讲完之后又朝着老板笑了笑。谁知老板却火冒三丈,当即指着外商大骂:“你,洋鬼子死!”原来,外商在说“土豆丝”的时候因为发音不准被老板听成了“秃头死”,正好老板就是光头,外商的微笑也让老板误以为是嘲笑,因此就气冲冲地朝着外商大骂了起来。

当金亚楠告诉老板老外的真实意思时,老板顿时暗自后悔刚才的冲动。而外商对老板的斥骂感到不解,同时对他的粗鲁也面露愤怒。双方陷入了巨大的尴尬之中。

社交场合的窘困局面,并不仅仅是因为意见分歧较大的事情所导致,还有的时候是因为一些人对客观时间地点环境因素的疏忽,讲出的话明显地不合时宜,从而造成了整个交际场合的难堪和尴尬。在这种事情出现的时候,对不合时宜的谈话内容进行大声的斥责只会让局面更加尴尬。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转化一下角度,将这一话题说下去,来为那些有悖常理的话进行合理的解释,寻找其立足的理由。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地解除了尴尬局面,更能让对方对你充满感激,从而从心里愿意和你进行长久的交往。

3.善意曲解,消除误会

在交际场合中,交谈双方难免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说出一些不合时宜或者是带有歧义的话,从而让别人产生误解,心理上感到不愉快。在这个时候,直接的解释往往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倒不如采取故意曲解的方法,对那些不合时宜的话装作不知其意,而是顺着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从善意的角度进行解释或者打圆场。这种看则无心实则刻意地去接话方法,会很快地将局面朝着有力的方向引导和转化。那些尴尬的局面也将会随着故意的曲解而不复存在。

为了避免这次因误会而错失的机会,金亚楠便用英语向对方解释道:“在我们中国有‘打是亲,骂是爱’的俗语,刚才我们老总的行为其实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他并不是要骂您,而是一种示好的方法。可能是因为您对中国文化不太了解的缘故,对他的举止感到不喜欢……”

外商听到之后,转怒为喜,笑着说:“这实在是太有趣了,不过,我可不可以不死啊?我还以为你们老板不喜欢吃‘秃头死’呢……”外商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而老板听到“秃头死”这三个字却总感到不舒服。

金亚楠便继续开玩笑说:“我们老总很喜欢‘秃头’,就是不喜欢‘秃头死’啊!”

“哈哈,那就只喜欢‘秃头’好了,‘秃头’真的是很不错的!”外商继续哈哈大笑着,老板的脸色也缓和了许多。

面对突发性的事件,没有任何人能够作好事先的准备。而交际场合中尴尬窘迫的现象又是时常发生并且表现不一的,因此,在我们处理这些尴尬的事件时,一定不能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模式,而是要善于分析和思考,从而作出具体的恰当的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化窘迫为谈笑,化尴尬为正常。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