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太平天国 > 第十五章 这是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才是“感恩之心”的李朝朝鲜

第十五章 这是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才是“感恩之心”的李朝朝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由于朝鲜君臣上下一致认为,“我朝三百年来,服事大明,其情其义,固不暇言。

而神宗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者。宣祖大王所谓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实是真诚痛切语也”。所以,李地决策深得朝野的广泛支持。

为了实现北伐大计,李首先采取措施,扩军备战。在他和群臣的努力下,驻汉城地都城御营厅军由七千猛增到两万一千人。禁军也由从前的六百名增加到了一千名,并全部都改编为骑兵。与此同时,他还指示御营厅,大量地建设大炮攻坚部队,还计划要将守卫汉城的训练都监军增加一万,御营厅军增加两万。

遗憾的是,李出师未捷身先死,而随着李的逝去,随着台湾沦陷、中国本土的反侵略势力彻底崩溃,再加上亲明的清西派分裂,新地一轮党争开始等等自身的诸多因素,作为实际行动纲领的朝鲜北伐大计最终被束之高阁,成了一场永远地梦。

以上不过是区区几例。但管中窥豹。足显朝鲜李朝对大明天朝地忠心耿耿。其实自明亡之后。朝鲜士人不论在野在朝者。都是把自己当成了“明地遗民”。每当论及亡明。便似有锥心切肤之痛。而对满洲人。则是充满了愤恨。

所以,在满夷的盛京就曾写下了“养成大拙方为智、学到如愚乃为贤”一联以自勉的李自继位伊始,就顺应朝野民意,对朝中那些亲清的官员痛下杀手。他不仅清洗了朝内两班中主降的亲清集团“功西派”,还大批起用了那些对满夷曾经坚决主战、且亲明的清西派官员,使得朝鲜朝野“反清复明”地运动一时达到了最**。

此时,清西派的首领宋时烈,还大胆提出了“北伐论”,呼吁李朝政府厉兵秣马,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协助天朝南方正在与胡虏做着最后抵抗的南明朝廷,光复天朝。

以下是朝鲜史书《~林》所收录的李与宋时烈地一段“帷对说话”:

……上喟然曰:“……彼虏有必亡之势。……虏中事,予料之熟矣。群臣皆欲予勿治兵,而予固不听者,天时人事,不知何日是好机。故欲养精炮十万,爱恤如子,皆为敢死之卒,然后俟其有衅,出其不意,直抵关外,则中原义士豪杰,岂无响应者乎?……”

对曰:“圣意如此,非但我东,实天下万世之幸。……”

这是一六五九年,李与朝臣宋时烈的一次密谈。在这个时候地李,

定决心要养一支精锐、敢死之兵,联合台湾的郑氏、本,等待时机,出兵北伐。

不仅如此,对于在两班大臣中存在着地“万一蹉跎,有覆亡之祸,则奈何”的种种担心,李也毅然决然地予以了回应,“以大志举大事,岂可保其万全也。大义则明,则覆亡何愧,益有光举于天下万世也。”

当然,他也会接着给大家一个宽心丸,“且天意有在,予以为似无覆亡之虞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