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领先四十年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犹如火药桶的莫斯科

第一百五十二章 犹如火药桶的莫斯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有人再对他抱有幻想,没有人信赖他是一个合格的改革者。

可以说,如今的戈尔在整个苏俄,已经众叛亲离。

戈尔1988年12月单方面宣布裁军50万人,却不考虑对50万军人及其家属的安置问题,让大量军人和军属被遣散后流离失所。

这显然就是此后若干个重要事件的关口上,苏俄军队没有任何一次站在服务、响应戈氏一边的重要原因,也足以证明戈氏是如何习惯于逃避责任。

同时,普西金因为在纽约大获全胜,手里的资金充足,他挺身而出,为那些军人和他们的家属四处奔忙。

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

对待普西金。戈氏犯了两大错误,一是仍然容许其留在党内。担任一定职务。、

二是过火的批判围攻走漏了消息,让前者在莫斯科乃至更大范围内建立起不可动摇的亲民形象。

在普西金忙着通过一次又一次群众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形象的同时。他在苏俄的首都个人声望达到了。

就算是离开莫斯科市长和书记两三年的时间,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就这一点,让他取得了军方的信任,就连巫山也想不到,资金带来的隐形好处竟然这么大。

戈氏的麻烦还来源于他的妻子。

苏俄历任领导人中,掌权时期的斯大林是个鳏夫,后来几任也不突出自己的夫人。

但戈氏的夫人非常高调,她刻意模仿当时美国的第一夫人南希?里根。

戈尔夫人频繁出没于苏联国内及欧美国家的慈善、政治、文艺、时尚场合,热衷物质享受,而且热衷参与政治。

戈氏则因为对里根提出的战略缓和的信服,忙着与各个大国缓和关系。

进行减少乃至冻结核武器的战略谈判,结束阿富汗战事并撤出驻阿苏军,以及开放舆论。

戈氏不要说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掌舵者,就算是一个只有普通规模的企业、社会组织的领导人,也很难称得上合格。

他善于应对舆论及应对突发问题,但他没有任何基本的政治担当。

因此执政时间越长,就把苏共内部各个派别以及苏共之外的社会利益集团都得罪得干干净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