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领先四十年 > 第四十四章 苏俄入伙

第四十四章 苏俄入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位于京城东北二环路拐角处的苏俄驻华大使馆,1956年开始建设。

占地面积16.5公顷,约250亩地。是当时乃至现在北京占地面积最大的外国驻华大使馆。

中国人民是宽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忘却了两国之间的那些不快。

此时的大使馆,已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当然,只能远观而不让进去。

太阳把里面的花草树木都晒得直打卷,连蝉都懒得叫一声,秋日的大使馆显得很是静谧。

令人惋惜的是,安德罗波夫“出师未捷身先死”,于1984年2月9日病逝于莫斯科。“在位”只有一年零三个多月时间。

接任的契尔年科一年后也疾终于“位”上。中国政府又分别派出领导人参加二人的葬礼。

对此。有人称为第二次、第三次对苏“葬礼外交”。

第一次对苏“葬礼外交”使中苏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

而后面两次“葬礼外交”则是其延伸。接二连三的“葬礼外交”,使双方接触、交流的级别与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这时,一辆炎黄轿车疾驰而至,普西金从里面出来,深深地呼吸了一口。

“我是普西金!”他冲要离开的轿车挥挥手,对站岗的武警说:“帮我联系下武官谢尔盖耶夫。”

在中国人的眼里,白种人好像都长得差不多。

这些武警每天都见到形形色色的苏俄人,感觉好像没有区别。

他在门口打了个电话,没过多久,一位个子高高的苏俄人神色惶急地走了出来。

1984年、1985年。中苏两国第一副总理实现了间隔了20多年的互访。

1967年因中苏交恶而撤回大使,期间设临时代办。

一直到1978年,两国才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曾经中国人称苏俄人为老大哥,后来。太祖在世的时候,定义为苏修。

可以说,在中苏关系陷入冰点的那几年,苏俄人都不敢走出大使馆的大门,害怕会被愤怒的中国人砸成齑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