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隐 > 第三百五十六章辟邪

第三百五十六章辟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得更明白点,与其说人们对他的政绩感兴趣,不如说对他后宫女人之间的故事更为津津乐道。

除此之外,在706年,乾陵还加建了许王李素节、泽王李上金、义阳公主李下玉等陪葬墓。

陪葬墓多了,陪葬品就多,所以这里有着大量的奇珍异宝,稍微进行一些不专业的统计,竟有数以万计之多!

其中尤以古玩器皿,及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境况的文艺作品为多数,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宝库。

因而1958年被发现后,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乾陵如此工程浩大,雄伟壮观,想来是因为贞观时期的李唐王朝国力强盛,故而帝王的陵墓建造也讲究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于山呵呵一笑道:“谁敢去盗?自然有不少,而且还都不是普通人,就说现在,难道你们以为国家不想去盗?”

乾陵地宫尚未开掘不是因为没有发觉价值,也不是因为所谓的保护古迹,而是另有原因。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现在国家明确表示,不会对帝王陵寝主动突击式地发掘,只有抢救性地发掘。

而就算这样,截至2013年就开掘了五个陪葬墓,从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这里跟于山刚才说的龙脉是一样的,乾陵所在,就是一条真龙脉,所以规模庞大。

据著名考古学者介绍,在历代考古专家所发现的古代帝王陵墓中,唯有盛唐时代有开山建陵的手笔,这也充分应证了大唐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综合国力达到空前鼎盛的时期。

乾陵墓道被发现时保存十分完整,且并未发现新近挖掘的盗洞,因而有人推测,后世盗墓者对陵墓内长眠的高宗皇帝,尚有一分崇敬之意,因此,乾陵幸运地成为唐代十八陵中,惟一未遭盗掘的陵墓。

咱就不说其他,就说现代人,有几个人对李治和武则天心存敬意的?

唐高宗李治为大唐第三代皇帝,为唐国公李渊之孙,唐太宗李世民之第九子,于贞观十七年被饱受诸皇子夺位之苦的李世民册立为皇太子。

在盛唐历史上,李治虽因性格懦弱,少有建树,虽然是一位颇为仁爱的皇帝,因而后世口碑一直不错,但关于唐高宗李治,民间对他的评价,普遍是一位“守成皇帝”。

相传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即则天顺圣皇后光宅元年,历经二十三年之久才得以完工,是一座仿造大唐京师长安城所建的旷世陵园。

乾陵坐落于梁山北峰之上,内城总面积达二百四十万平方米,内城四面城墙高耸,东南西北别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门,布局十分合理。

乾陵内共计有十七座陪葬墓,多为王子、公主及朝廷重臣之墓,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的工程,次年8月李治下葬,之后乾陵工程继续进行。

神龙二年(706年)5月,唐中宗李显下令将武则天葬入。

此前一年,唐中宗还赦免了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因为政治问题而被迫害致死的皇族,并且将他们重新厚葬,其中就包括了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三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