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九一七事变 下

第一百三十四章 九一七事变 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这次他之所以得到王以哲中将的召见,是因为瞿忠义在训练班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战术思想——‘论小股部队作战前景’。

当时杜长龄和其他几位教官听了以后,深感这位中校营长不是浪得虚名,不仅思路严禁,颇有战略想象力。而这种新的战术思想也让众人感慨不已。虽然,没有人能证明瞿忠义的思想是对的,但听了他的阐述后,无一不觉得有道理。

“看你这两眼通红,怕是熬夜写的报告吧。”王以哲停下笔,桌上放着的是瞿忠义之前写的那份关于小股部队作战的计划草案。

“职彻夜难眠,确实熬夜写完了这份计划书。”瞿忠义将精写出来的计划书,洋洋洒洒万余字,十几页的纸,双手交给王以哲,这都是他的心血。

王以哲点点头,其实那份草案里的东西,已经让他眼前一亮了,让这小子重新去精写一份,不过是想给他一个深思熟虑的机会。仔细地翻看,王以哲不时地点头,露出赞许之色,足足十几分钟才看完,顺手递给赵镇藩,示意他也看看。

一时间,这位连南京政府都极为中意的年轻军官,接连受到嘉奖,蒋校长甚至以校长的身份,写了一封亲笔嘉奖信,盛赞这个学生有‘黄埔风骨’。

瞿忠义的升迁之路,似乎已经通达无比。

沈阳,东北军北大营

“报告。”

“进来!”

当赵镇藩也看完时,眼中同样带上了惊喜之色,没想到,传闻中第七旅最好的军官苗子,果然是非同凡响。

“计划我倒是看了,不过,我想听听你对小股部队作战的看法,简要地说,我不喜欢长篇大论。”王以哲似是严肃地说道。

瞿忠义啪的一声再次敬礼,随即讲述起这一份自己早已写过,早已学过的作战理论起来,“在职下看来,小股部队作战的理论基础在于战略纵深。这种战略纵深,我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地域上的,一种是社会性质的。前者便于部队的运动作战,后者能够给部队作战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小股部队作战的优势在于用兵灵活,训练有素,反应快捷,行动迅速,能以尽量短的时间抵达大股部队难以到达的作战位置,给予敌人意想不到的打击。

瞿忠义拿着一份报告书走进旅长王以哲中将的办公室,没想到参谋长赵镇藩也在,当下急忙向二人敬了礼。

王以哲中将年轻有为,1896年出生于宾州厅东偏脸子屯,此时也不过三十多岁年纪,先是在吉林省陆军小学求学,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算是东北军中的少壮派。整编前,王以哲任第九师师长,是张学良的心腹部队,东北军精锐中的精锐。

他极其重视培养部队的战斗力,强调战训结合,经常给部队提出明确的战术科目,达不到要求的连队负责人,就要受到处分。百姓猫冬的时候,他甚至组织部队进行野地训练,还让当地百姓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为了提高基层指挥官们,在部队办起了一个步兵研究班,抽调各团军官,进行定期训练和考核,一旦通不过考核,便会受到严厉的训斥,严重者甚至调离指挥岗位。

瞿忠义就是这个步兵研究班的一员,然而,因为他的军事素质实在是非凡,同期的同侪们已经与他格格不入,连训练班负责人,日本步兵学校毕业的杜长龄也惊叹此子军事才能极为了得,一些军事言论甚至连他这个留学日本的‘高材生’都没有听日本教官说起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