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回家”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回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许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一个目不识丁,甚至连拿工钱时都需要村支书帮着清算的农民,却能和未来中国乃至全球最有权力的男人,坐在农家搬来工地的粗陋桌椅上,吃一顿最普通的午餐。

然而,他们虽然永远不知道,张蜀生却永远都会记得。正是这一些点滴,乃至更多的点点滴滴,让他知道,自己虽然一路起家,但有更多的人还需要跟着发家,一个人登上权力巅峰,不如让一个民族登上幸福的高峰。钱财和权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更不敢指望青史留名,那么,不如将有限的精力,分一部分在照顾民生问题上,让老百姓吃得上饭,穿的上衣,笑颜能常开,日子有盼头。

经过简单却充满营养的午饭后,张蜀生登上了前往宜宾的飞机。

幸好这个时期的机场建设不如后世那样高规格,一条简易的跑套,一些基本的配套设施,一个小型的野战级别的机场,已经足以应付并不频繁的飞机起降了。

张蜀生乘坐的是歼轰二轰炸机改装的军用运输机。1927年年底,在歼—1式战斗机和歼轰—1式轰炸机的基础上,三种改进研制的战机进入现役。

所以,年初,钢铁城的大规模建设计划就提上马了,并且预算占了政府投资计划中的相当额度。

“走吧,下去看看。”

张蜀生并没有让一大群人跟着,在西南的政治惯例中,领导下去检查,基本是不提前通知,更不需要当地政府主脑陪同,只是到了地方才是去当地基层政府叫来一个秘书,算是参与。

然而,就算是五六个闲人走进工地,也会引起工人们的注视。

“传雄,农民同胞们在工地上做工,家里的农活忙得过来吗?”看着肩挑背抬的工人中,一些人一眼就是刚从农活中脱身出来的农民兄弟,张蜀生倒是怕他们耽误了农活。

经过四年的改进和发展,歼—2式战斗机的发展令人非常满意,各项数据已经完全达到了几年后才会出现的德国空军bf109的初期机型。尺寸数据:翼展10.22米,机长9.57米,机高3.1米。重量数据:空重2930千克。性能数据:最大速度696千米时,升限11000米,航程1200千米。武器装备:一门24年式30毫米机炮,两挺zh25年式12.7,mm航空机枪。动力装备方面则是由一台昆仑2型航空发动机提供动力,功率为1550马力。

而歼轰—2轰炸机则是**研制的轰炸机机种,牺牲了机动性和速度后,这种新式轰炸机的载弹量达到了惊人的4.2吨。飞行速度却降到了425千米时,航程为1800公里。自卫武器主要为机炮和航空机枪。这种专门研制的轰炸机一出现,张蜀生就拍板决定量产,不为别的,实在是它的各项数据,已经足够相当长一段时间,乃至二战初期的轰炸作战任务了。

因此改装出来的运输机,也是一种优秀的机型,除了用于军事用途以外,还由蜀生公司购进了5架,准备成立西南航空公司,进行跨省长途空中运输。

从攀枝花到宜宾,直线航程不过600公里不到,飞机在航行了一个半小时后,终于降落在宜宾菜坝机场。和攀枝花一样,这里也有一个用于军事用途的野战机场,虽然规模小,但已经足够低密度的空军调动转场等使用了。

前世他也是农民家庭出身,知道农活的辛苦,当年老父亲出门去江浙沪打工,母亲一个人差点累倒在田里。

“这些四川人特别拼命,专干重活累活。他们每天按时出工,回家还要干农活干到掌灯时分,我听说有的老庄家把式,下了工回家,到地里点一支香,就能挖出一排排整齐的小地窝。”鹿传雄感慨地说道,他不是出身农民家庭,对这些半工半农的人们,既佩服又感慨。“不过,家家户户的男劳力来了工地,女妇人们也没闲着,有的来工地当小工,有的直接扛锄头挑粪下地干活,实在是让人佩服。”

“呵呵,这事确实有的。四川受制于地区条件,虽然穷了些,农民却非常拼。”张蜀生倒不是说的面子话,来到这个时代前,自己爷爷就有过“点香打窝”“点香泼粪撒肥”的经历,机械化难以普及的地方,却是只能靠农民自己的艰苦奋斗了。

四处看了看,到处都是工地,除了四周依稀的大山,张蜀生并没有找到后世那个攀枝花的熟悉影子。

午饭的时候,张蜀生一行人是以施工技术人员的身份在工地食堂吃的,简单的超大露天食堂里,张蜀生像是最普通的人一样,和农民工兄弟一起吃着肉盆里一块块肥溜溜的回锅肉,还和自己那一桌的工友喝了两小口,席间,虽然只是粗茶淡饭和肥肉青菜,但却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农民和工人的那种天然的朴质,感受到了他们的尊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