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五十一章 五年硕果

第五十一章 五年硕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科技革新的其他方面,经过改良的收音机与唱片机已经于1921年末推入东南沿海市场,这标志着公司在小型电子与机械制造方面,取得了相当进步。”

张蜀生在台下点点头,其实收音机与唱片机的生产并不难,只是一个生产成本的问题,直到1920年,各方面条件才完全具备规模化生产这两样东西。而随后,将会陆续有更多的产品上市。

“除了科技教育方面,公司在民生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首先,蜀生医院已经完成了第三期扩建计划,目前拥有病床数432张,各类医生与护士人员达到239人。在科技工作者与医院的共同努力下,小青山区已经进行了三次天花疫苗注射。

交通与水利方面。在归国水利专家冯桢学者的主持下,小青江水利枢纽工程于1922年四月正式完成第一期工程,三台机组发电,各项配套水利设施也基本完成,当期发电量已经解决了当前具备用电地区的所有工业与生活用电需求。交通方面,小青山区已经初步完成了交通改造。核心地区通了双车道的水泥路,村村通了碎石路。通往县城的主干道会青公路有四分之三路段已经基本实现了沥青化。”

在邹树明与周子凯两位学者的带头下,公司下属的制药公司已经研发出了近十种新型西药。其中,一号药物与二号,三号药物的销量在这五年里为公司提供了50以上的利润来源。”

听到报告,下面的人群中不由发出一阵嗡嗡声,大家都在猜测这究竟是三种什么药物。要知道这五年时间里蜀生公司的各项花费是非常巨大的,这三样药物居然能取得如此逆天的业绩,那得是什么样的珍贵药品才行。

张蜀生望向远处的施德曼,1918年德国战败的时候,这小子差点就死了。如果不是自己早有惦记,千方百计委托犹太人肯尼斯发动他在德国的巨大能量执行一个抢夺科技人才的计划,这小子肯定早就死在了枪伤下。和同期送来中国避难的两百多名德国科技人员相比,施德曼既成为了第一个享受青霉素治疗的德国人,也成为了张蜀生的亲信,委任他以重任。

一号药物青霉素,二号药物就是磺胺,三号药物则是一种新型的麻醉剂,这三项药物都被秘密出口到了西方各个国家。虽然实际是蜀生公司在西南生产的,名义上却是在香港生产。蜀生公司、泛美肯氏国际有限公司与新禾实业三家联合投资,药品主要成分对于外界来说都是不详。而泛美肯氏国际张蜀生占了八成的股份,新禾实业则是纯粹的挂名。

下面的人低声自语,刘登科却继续说道:

“其次,在工程师施德曼先生与赫尔曼先生带领的德籍科学团队攻关下,公司不但组建了重机械厂,还自行生产出了八千吨级的水压机。并且于去年年初成功生产出第一台实用的载重卡车,同期车型还有家庭与商务用小轿车,拖拉机等车型。张经理说过,在可以预见的下一个五年计划里,汽车工业将会逐步成为公司继药品后的另一个重要利润贡献点。”

这一批乘着德国战败,通过肯尼斯抢回来的中层科学家虽然不是德国的顶尖人才,但却胜在门类齐全。尤其是汽车与坦克两个方面,通过肯尼斯和施德曼的共同努力,居然带出来了大半个团队。作为交换条件,张蜀生日后需要为肯尼斯提供一些必要的科技援助。

于是,张蜀生梦寐以求很久的汽车工业,终于告别了研究与仿制摩托车引擎的时代,花了两年时间摸索,在张蜀生的图纸支持下,卡车,拖拉机与小轿车都拿出了实际产品。而坦克却暂时没有成功,主要是由于发动机的马力问题没有解决。

“另外,在弗兰克先生的带领下,公司的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龙的衍生式发展,三家工厂生产的日用香皂,洗发香波,护肤与化妆品,工业用的塑料与化纤,农业用的几种新式肥料,已经逐步出口国外。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在归国学者时光弼为首的研发团队辛勤工作下,一种新型的化学合成品对民团的军事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台下,作为化工研究所二所主任的时光弼坐在张蜀生身后不远处。他最大的功绩是在张蜀生的技术支持下,将一种远超目前西方各**事水准的**工艺攻关完成,并且配合江南造船厂的蒋广庭和归国学者曹彬等人,初步完成了新式子弹的研发工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