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回到六零养崽崽 > 回到六零养崽崽 第50节

回到六零养崽崽 第50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于别人来说,这些数据可能相当枯燥乏味,死记硬背都不一定能够搞定,但对于叶知秋来说,这些数据都是她亲生经历过的历史。

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一群人挥汗如雨的昨天。

她一目十行地扫视着笔记本上记录的数据,脑子里琢磨了几个开头,但都觉得不大满意。

高层领导大概是见林国栋他们搬来的材料太多,感觉有些小题大做了,便出声道:“你们没必要准备太多东西,我这次来,没打算问你们太详细的东西,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你们对临海市的定位,对未来发展的规划,以及你们这几年是以什么为纲领,一步步带动全市发展,带动那么多贫困人口脱贫的。”

“不需要讲太细致的东西,讲讲你们的思路和想法,以及宏观层面上是怎么做的,把这些讲到就行。我也在你们临海市内转悠过了,感觉确实不一样,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城市,发展速度比京城要好很多,我想听听你们的心得与经验。林市长,要不你先介绍介绍?”

林国栋从刚当上临海市市长的时候, 就一直在为了临海市内的企业东奔西走,一边牵头找原料供应商,一边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如今他在临海市市长的位置上已经连任两届, 马上就要升任临海市书记了, 依旧在四处东奔西走,忙碌的还是那几样东西——找原料供应商,拓展销售渠道。

相比起林国栋来,叶知秋就要清闲许多,她只需要盯着各个厂子交上来的财务月报就可以,看看各个厂子的发展情况,如果哪个厂子的势头不太对劲,她就赶紧去走访走访,看看是不是厂子里遇到了什么困难,给提提建议支支招,争取能带领厂子渡过难关。

冷不丁接到市政的电话说,国家层面来领导了,要让市政和财政分别进行汇报,市政府那边忙成了狗,大家都在疯狂地找各种材料,生怕汇报出现了丁点儿纰漏,财政这边也跟着忙了起来。

叶知秋瞅着所有人都脚不沾地地忙了起来,笑着安慰大家说,“用不着慌,我们财政一直都踏踏实实地做事儿,有什么好慌的?有什么好怕的?如实汇报就好了。你们都安心工作,我自己去一趟市政府就行。”

她把自己经常用来记笔记的那好几个黑色牛皮本子装进包里,又拿着自己的保温杯去茶炉房接了一杯热水,同样塞进包里,骑上自己的摩托就往市政去了。

林国栋心里一咯噔,面上却没怯场,他冲高层领导点点头,沉声说,“好的,那就由我来汇报一下我们市政这方面的工作。”

“临海市是从临海县开始发展的,而临海县是从原先的仙台罐头厂为起点发展的。原先的仙台罐头厂出过一次事故,险些形成大面积的传染病,我们县政府下狠心整治仙台罐头厂,实行了破产重组,改为生产四季养生粥,同时,考虑到临海县内的养殖业较差,肉类、蛋类、奶类很难实现自给自足,无法满足老百姓的日常需求,所以我们在建设正大食品厂的同时,开始为养殖场布局。”

“临海县转临海市的第一年,养殖场凭借正大食品厂的基础,生产出了光明奶糖,我们市开始有两种产品销往全国,并广为人知。但这两条经济支柱并无法满足我们市的发展需求,由我们市财政局牵头,开始结合地理优势,建设海产品厂,基于正大食品厂的基础,我们也开始生产鱼罐头等,这些产业虽然一开始的发展缓慢,等胜在市场原始,市面上尚未见到同类型的产品,所以借着四季养生粥的口碑,海产品厂的销量也逐步跟了上来。”

“临海县转临海市的那一年年终述职的时候,省委要求将周边十六贫困县划分到临海市中,由临海市带动周边发展。在与财政局商量过之后,我们市政府决定将这些零散的县级单位打散重组,进行整合,进而形成了现在的临海市五个区的基本格局。”

“临海市五个区的地理位置不同,各地的优势与劣势也不尽相同。有些区实在不适宜进行农作物种植,之前就是因为农作物产量太低而限制了整个县城的发展,我们便将这些地方设置为工业区,把老百姓从贫瘠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进入更容易赚到钱的工厂中工作。”

等叶知秋赶到时,市政府这边已经安排好了一处临时会场,林国栋正带着人整理汇报用的材料。

叶知秋扫了一眼会场里,找到两张陌生的面孔,猜测这两人就是市政电话里说的那位领导和副手。

那位高层领导她没见过,但那位副手却是见过的。

当初中央派人来找她谈话喝茶时,这位副手就在!

叶知秋冲那位副手点了点头,找到自己的席卡坐下,从包里掏出自己的笔记本来,根据路上自己打好的腹稿开始翻看笔记本中记录着的种种数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